无可否认,华文教育在我国经过长时间的萃炼,已俨然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教育体系,不再只是文字语言那么单纯的存在,而是已融合国家意识、国民精神及本土社会文化与思维模式的教育系统,这在整个中华世界教育圈里是独一无二的,因为没有一个国家的华文教育,会教你如何爱护马来西亚,更没有一个地区的华文教育,会引领你如何了解我国各族同胞,甚至融入他们的文化;因此,说大马华文教育是马来西亚的珍贵国家资产,事实上一点都不为过。
若我们接受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及文化共生的环境,没有理由会有某个族群应被视为只应接受某一种源流的教育;所有马来西亚人都应有权力选择对自己最有价值的语文环境,无论是华人选择接受马来文教育、抑或马来人选择以华文修习知识,这都不应被视为是一种问题,而是应该受到鼓舞的民族交融!
一代人做一代事,在上一个世纪,中文华语并不被视为高价值的语文,马华创党元老敦陈祯禄本身,就不是一名受过华文教育的领袖;但敦陈秉持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,坚持华文教育在这片国土上继续传衍的可能,让今时今日的大马人依旧享受得到多一种教育媒介语。
现代人可以不喜欢马华,但绝不能擅改历史,否定敦陈的努力!当然,在这段艰辛的教育路上,更记录着许多华教工作者的血与汗!这包括已故林连玉老先生及其他先贤在内,有者,甚至一直努力到今天尚未能放下肩上的担子!然而,在感恩的同时,我们也应该重新复核一下,这条路我们是否还得这样走下去?继续前人的作法,是否就是维系血脉的最佳途径?我们是否应该开创一个更符合时代的格局,以确保我们现在要走的路,可真正作为后世子孙的保障。
惟时至今日,我们依旧看到华教工作者一直停留在「捍卫」的思维状态上,所谓「捍卫」,即是将自己锁在定型的框架里,在自己的城堡当中称王称帝,却了无扩展疆域的承担,当然,这在很大的程度上,是因为国家政策使然,让华人少了一份安全感,却多了一层担忧,因此,闭关自守的保护主义应运而生。
想要让华文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主流,我们必须先行大开门户,不仅于华裔,更应栽培更多精通华文华语的友族同胞,这项思维上的转变,可能还不仅于传统的学校教育,也必须籍由社团组织、政党企业的力量及渗透度,推行于各个社会阶层,如:在全国普及化与工作相关的中文班,作为在职训练的一环、开办社区补习班及中华文化研习课程等,以便直接让友族的学子及社会人士得以直接接触华文华语。
只有不分种族的在全民思维当中建立共同的文化认同感,才可保华文华语能名正言顺的成为国家其中一种公用语言,如此一来,华文教育于国家的地位,方可立足在一个高需求的状态,至少,也才能算是国民学习的其中一种当然媒介语。
这项工程较之仅仅维持华教于华社,必然艰辛万倍,这可能会引起友族学者的阻挠,甚至还会被华社少数极端沙文主义份子视为勃逆;但是,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宏观且具国民团结意识的,这何尝不是一件值得让我等付上血汗的大事业?
友族无法了解我们的这份情意结。
我在想,学习中文、爱好中文的非华裔越来越多(每年都有整六、七万名的非华裔子弟在华小念书),几十年下来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数目。
我们能不能鼓励、积极的接触这群相信也爱好中文的友族加入我们的华文教育组织,一起为推广华文华语的应用尽力。
友族的加入将会使推广华教的运动超越种族的潘篱。
行得通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