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座仅使用了不到五十年的国会大厦,竟然将被整修成「国家文化遗产」,首相署部长纳兹里用了千方百计,誓要说服国会通过支持他乔迁新厦的建议,从耗资8亿的计划,到「废物利用」改装展览厅的求全之策,可说是努力不懈。
到底在使用了47个年头之后,我们的国会大厦是否已到了非搬不可的时候了?纳兹里以列入「国家文化遗产」为诉求,并用未来不敷使用的理由为说项,显然较弱无力,首先,没有人规定国家文化遗产不能用于正务,只能供人参观,况且不再议事的国会,尤如失了灵魂的躯体,只会慢慢老去,进而让人忘记,实在没有什么令人乐于参观的价值。
第二,要产生更多的代议士,便得规划出更多的选区,事实上,就我国当前的朝野结构,根本不可能再有选区更易或调整,纳兹里哪来的预言能力,竟可断言国会将在不久的将来不敷应用?
就算不论这些,且让我们单纯思考一下,国会到底有没有弃置现址,另觅新居的实在目的吧,或说,国会大厦到底该不该搬。
国会是国家民主的外在表征,它的意义不仅是一个开会的场所这般简单,我们可参照古今中外,包括英国西敏寺、美国国会山庄、加拿大国会大厦等等供国会议事的建筑物,它们几乎都在经历火灾、战乱的大量破坏后,仍然选择原地重建或维修,并继续延用百年,就连因地理位置得免于难的澳洲,也是在建国200年后,才舍得另觅新址修建新厦,因为任何一个民主国家,都会对国会议事之处予以高度的尊重,这也代表着对国家民主的尊重,是高于任何金钱价值所能衡量的。
保护国会的原建筑,亦绝非单纯的恋旧情结,在另一方面,也必须视乎国情、实际需要及考量国家资源的应用。就我国当前的财务状况而言,相信不会有人愿以「宽裕」形容之,8亿的建筑经费及2亿的维修与搬迁费用是一笔可观的数目,值此国库收紧的当儿,大兴工木的无谓工程,只能将挥霍无度的理财心态移情到人民的身上,国家吹鼓开源节流的努力顿时也会跟着荡然无存,这种极具破坏力的负面教育所造成的损失,绝非那区区的10亿可比!
奢侈的消费也许可带来短期的市场活络,却同时造就了长期竞争力的疲弱,国家的民主及发展,也绝不会因为国会议员有了较宽阔的议事场所而有长足的进步;事实上,要有一个好的国会,根本不关国会建筑物的事,而是装在里边坐着的人头壳里那付脑袋的事,唐代刘禹锡有段名句:「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」,说的正是这个道理。
纳兹里可以因为各种在公或在私的理由坚持他「搬家」的念头,身为旁观者,我们只能说,尽管将国会大厦给换了吧!人民虽不能改变国会的建筑外观,但却大可改变国会里的座位排列!不信你就试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