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娘」字,翻开字典,是对女性的范称;单字使用,多作「母亲」解,搭配不同的字汇,可用以称呼不同的女性身份,如「舞娘」、「新娘」、「婆娘」、「姑娘」、「娘娘」、「婶娘」及「姨娘」等等;人们也惯称已婚女子婚前的家为「娘家」,而戏里常用的贬义词「娘们儿」,在少数地区是男人用以介绍妻子的谦称,听起来比「拙荆」逗人得多。
世上没有一个人和「娘」这个字脱得了关系,即便无父无母者,也是「娘胎」里孕育出来的,隋末李渊的女儿统率一支称作「娘子军」的队伍,被后人用以形容专由女子组成的团队,中国人爱管女性长辈叫作「大娘」,许多华人敬拜的女性天神也都被冠上「娘娘」的尊称,如:「天后娘娘」、「王母娘娘」及「女娲娘娘」等,都在此例。
再翻翻字典,找到「郎」这个字,字典里给了多个词句范例,其中包括「牛郎」、「情郎」、「新郎」、「负心郎」,除此,也举例说明古代官职当中,多有以「郎」作称的,如「侍郎、中郎、郎中」等;和「新郎」作伴的叫作「伴郎」,古时妻子对丈夫昵称「郎君」,称赞一双登对新人时,人们爱说「郎才女貌」,日本人对这个汉字更是特别喜爱有加,许多父母会给男孩子取名作「某某郎」,最出名的有「桃太郎」和「小次郎」,而「一夜五次郎」则多用以形容能力特高的男性。
总之,「郎」这个字好用得很,贬也成,褒也行,只要用在男人的身上准没错,周润发演过一出感人肺腑的好戏,听说原本不知该给主角取什么名字,最后因为他是个男人,姑且就叫作「阿郎」,结果上画后大卖长虹,成为经典,戏名就叫「阿郎的故事」。
在马华,「娘」和「郎」这两个单字的功用被无限放大,「娘」字除了用以称呼「妈妈」,还登上大雅之堂,替代了「女厕所」这个粗鄙不堪的词汇,而「郎」这个字,也跳脱了白话文中的刻板用途,堂而皇之的跃上「男厕所」的大门,马华大改革,弃用「男界」、「女宾」、「男洗手间」、「女化妆间」等等枯燥乏味的字眼,让人在如厕时也多了个趣味话题,用心良苦,创意盎然,实在不简单!难怪这么多人力挺翁诗杰留任总会长!
有人说这个用法有欠妥当,经过波力上述的阐述,也许可以勉强释怀,其实,波力还有些建议,不知党领导层是否也可以考虑考虑?如将「娘」和「郎」字依各层之不同,稍作更动,有的改成「凹」与「凸」,有的改为「阴」与「阳」,有的改作「凤」与「雀」,有的改写「母」与「公」,有的改称「娃」与「汉」,有的改书「大」与「太」,有的改名「蹲」与「企」,有的改印「雌」与「雄」,有的改叫「叮当响」与「嘘嘘叫」... 总之各有特色,别有新意,那马华改革也许有望矣!
不过好像忘了告诉大家,照片里的郎和娘是何方神圣。。。